/ 平台资讯/ 中国碳资讯/ 政策汇编
甘肃政府双碳工作报告

2023-03-03

政府工作报告
——2022 年 1 月 17 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甘肃省省长 任振鹤 第 204 页 共 684 页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12021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带领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完成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加压奋进,主要指标迈上台阶。坚持把发展作为解 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 制定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招 商引资突破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强化运行监测调度,推动经济稳中 有进、稳步提质。两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达 到 10243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达到 1001.8 亿元。其他指标均好于 预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1%;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4037.1 亿元,增长 1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9%,低于 3%左右的预期目 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6190 元和 11400 元。省属国有企业工业 总产值、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 33.9%、12.6%、108.2%,创历史最好 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 246.3 亿斤、增长 2.4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发挥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坚持产业兴省、工 业强省,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焕发

第 205 页 共 684 页

生机。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制定“1+N+X”政策 体系,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 9 个重点行业 180 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酒钢集 团锌铝镁产品实现我国在高耐蚀领域产品零的突破。实施“三化”改造重点项目 240 个,完成投资 125 亿元。23 家企业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建成投产邵寨、赤 城煤矿,新增煤炭产能 800 万吨。陇东油区油气当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吨,建成 国内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装机 1285 万千瓦新 能源项目集中开工,新增并网装机 740 万千瓦,建设规模达到 3355 万千瓦,酒 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湖特高压”配套常乐电厂二期 200 万千瓦项目加快建设。“陇电入鲁”工程 4×100 万千瓦配套调峰项目开工建设。 新能源发电量达到 446 亿千瓦时、增长 15.6%。开工建设宝武碳业 10 万吨负极 材料、海亮集团 15 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年产 20 亿剂重组 新冠疫苗生产线。获批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 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 27%,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8.8%、38.2%、15.8%。科技创新加速 提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42 户,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 234 户,新认定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 户、省级 55 户,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39.7%。 组建 7 家企业创新联合体。建成西北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0 项科技成 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 60.96%。天水、兰州新区入选“科 创中国”试点城市。4 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项目建设实现突破。组织 2 次重 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 1075 个。208 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 资 2059 亿元。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建设。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建成通车。白 银通用机场投入运行。建成高速(一级)公路 675 公里,新增环县、秦安、华亭、 肃南 4 个县市通高速。启动建设 8 个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建成自然村(组) 通硬化路 1.08 万公里。引洮主体工程全线通水。完成 144 处农村水源保障工程。 新建改造配农网线路 1.9 万公里。5G 网络实现市州主城区深度覆盖和县城全覆 盖。社会消费稳步恢复。组织各类促销活动 2000 多场次,网络销售、直播电商、 无接触配送广泛开展。快递处理量突破 12 亿件,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 24.8%。 新增 11 个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76 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 入 1842 亿元,分别增长 29.7%和 26.6%。

第 206 页 共 684 页

一年来,我们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坚持乡村振兴和新 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脱贫成果 巩固拓展。落实“四个不摘”,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 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2259 家扶贫车间向乡 村就业工厂转型。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10.3 万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获国家通报表扬。天津、山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援助财政资金 38.4 亿元,消 费帮扶 57.7 亿元。乡村振兴势头良好。启动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 年倍增行动,建成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 786 个,打造产业大县 14 个。新增农业 龙头企业 139 家。6 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得到国家认定。启动创建 61 个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获批国家首个全 省域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制定种业振兴实施方案,玉米、马铃薯、瓜菜花 卉制种产量分别增长 6%、18.2%、8.2%。

启动“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完成 2321 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 “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举办“民企武威行”“光彩会宁行”活动。全国村庄 清洁行动现场会、农村厕所革命西部片区座谈会分别在甘南、兰州召开。区域协 调发展加快推进。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兰州经济圈、河西走 廊经济带、陇东南区域发展规划。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20%,增幅居国家 级新区前列。出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 群共建力度持续加大。县域经济蓄势待发。引导 86 个县市区按城市服务、工业 主导、农业优先、文旅赋能、生态功能 5 种类型,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 新引进企业缴纳增值税省市级分成全部留给县级,下放国有未利用地和土地征收 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限,开展建设用地县级直报试点,各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 的氛围日益浓厚。

❶双碳工作

一年来,我们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生态环境整体向好。全面贯彻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甘肃建设迈出新步伐。 黄河国家战略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

第 207 页 共 684 页

基本构建完成。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陇中陇东黄土高 原区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带动性项目启动实施。若尔盖国家公园等保护治 理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与四川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与陕西、宁夏、 青海、内蒙古签订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实施“黄河清废”行动。开展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治理。对 359 处违法违规岸线进行综合整治。生态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地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 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机制化转变,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大熊猫国家公 园正式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建成投用。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实施。深化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发现问题 4723 个,整改完成率 96.8%。完成营造林 343.5 万亩、沙化土地治理 212.2 万亩、草地改良 411 万亩。PM2.5 平均浓度下降 11.5%74 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 95.9%,土壤环境安全总体可控。“双碳”工作 稳步推进。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推进碳排放数据核算,对 7 大行业重 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首批 19 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张掖、 平凉迈出实质性步伐。能耗强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呵护绿水青山、建设秀美山 川、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全省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追求。

一年来,我们创新机制、做实平台,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积极融入新发展格 局,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 水平对外开放,更大程度释放发展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三年 行动超进度完成任务。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 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91 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 90 个工作 日内。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兰州新 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兰州银行登陆深市主板,金徽 矿业通过 IPO 审核。电价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 45 亿元。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着力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为中小微企业清收欠 款 1.53 亿元。新增减税降费 105 亿元左右、中小微企业贷款 721.25 亿元,落实 银税互动贷 929 亿元。民间投资增长 16.1%。新设市场主体 30.98 万户,日均新 设 849 户,总量突破 200 万户、达到 203.27 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312 户,

第 208 页 共 684 页

中小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 51.4%。数字政府加快建设。成立省大数据管理 局和大数据中心,构建“12345+N”数字政府应用体系,建成数字政府运营指挥 中心。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 90%以上,省级 86.8%的行政许可 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开放格局不断拓展。线上线下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中国- 中亚合作论坛、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开行中欧班列义乌-兰州-莫斯科、武威-第比 利斯新线路,发运国际货运班列 498 列 1.71 万车。新建“海外仓”6 个。实现进 出口总额 491 亿元、增长 28.4%,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38%。兰 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增长 1.4 倍。跨境电商交易额 8.6 亿元,增长 1.14 倍。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 3510 亿元、增长 17%,新引进“三个 500 强” 企业投资项目 23 个。兰州陆港与连云港港口集团达成共建共用无水港、促进通 关一体化合作协议。

一年来,我们兜牢底线、为民惠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支出 3206.1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10 件为民实事全部办结,“我为群众办实 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提质增效。城镇新增就业 33.25 万人。 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101.04 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528 万人,其中脱 贫劳动力 199.1 万人。1 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 113 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年 人均 7476 元和 4788 元。医疗保险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建成 100 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站(点)1382 个。 解决 3.86 万名退役军人社保接续问题。改造老旧小区 2126 个,惠及居民 17.7 万户。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 9280 套。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 留“登记难”问题 66.68 万套。化解信访积案 2959 件。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850 户 3495 人入住兰州新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 衡发展目标。6209 个“能力提升”项目改善 2886 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惠 及 156 万名学生。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 972 套、食堂 1171 个,增补义 务教育学位 2.6 万个。对 4956 名升入普通高校的城乡一二类低保家庭子女给予 入学资助 4605.8 万元。“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新增 职业教育本科院校 2 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1 个。建成省中心医院和

第 209 页 共 684 页

县域 5 类急危重症救治医学中心。改建 15 个市级重症医学传染病区域、30 个县 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病区。完成 20.78 万名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推出《八步沙》 《南梁颂》《浴血誓言》《大禹治水》等文艺精品。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 川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体育馆(全民健身 中心)实现市级全覆盖。我省运动健儿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 文明“双丰收”。社会治理持续深化。“食安甘肃”建设稳步推进。综合防灾减 灾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指标 全面下降。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序,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打掉黑恶组织 31 个,刑事发案降至近 12 年最低,命案积案下降率居全国首位。酒泉荣获“平 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启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 民族团结巩固加强。开展新型宗教场所建设试点,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不断 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人民防空、双拥共建、 退役军人工作持续强化。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 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成效明显,统计调查、外事、港澳、信访、气象、地震、 机关事务、地方志、参事、文史研究、档案、侨务、社科、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 展。

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完成 22 个国际航班 5000 余名入境人员留观 救治任务。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捐赠 1.5 万剂“甘肃方剂”。面对 10 月中旬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上下坚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快、准、狠”阻断疫情 传播链,在一个潜伏期内控制住疫情,41 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救治清零,守护 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年来,我们牢记使命、尽心履职,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 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 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着力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 建设。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民主监督,充分 吸纳“金点子”、好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596 件、政协提案 583 件,

第 210 页 共 684 页

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 42 件。修订和出台省政府规章 5 部。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实现四级行政规范性文 件查询和监管全覆盖。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有效履行“一岗双责”,认 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各级各部 门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多方争取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对甘支持。新增财力性转移 支付 114.3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20.1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 60 亿元。 争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104.6 亿元,居全国第 2 位。央企助力乡村振兴和高 质量发展项目开工 80 个,到位资金 570 多亿元。新组建甘肃省天然气管网有限 公司。兰州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 修复项目获批实施。兰州、张掖、酒泉列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平 凉获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

各位代表!去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挑战超出预期,但实际发展成效好于预期。 全省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亲切关怀,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习近 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定向领航,得益于省委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团 结实干。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 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 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和中央在甘单位,向倾情帮扶我省的东部协作省市 和中央定点单位,向无私支持我省抗击疫情的各方援助者,向关心甘肃发展的各 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一年的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时 处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必须 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多干打基础、利 长远的事,多干强动能、植绿色的事,多干补短板、惠民生的事,一心一意推动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坚定信心、破解 难题、苦干实干,努力实现既转又赶、既好又快;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勇于

第 211 页 共 684 页

向“急难愁盼”问题较真,敢于向历史遗留问题叫板,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打好防范化解风险主动仗,在 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够仍是甘肃最大实际。当前,我省综合经济实力 和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 就地转移转化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主体总量偏少、体量偏 小,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均等 化和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金融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营商环境还 需改善优化,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仍有不足, 等等。我们一定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2022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 特殊而重要。从全局大势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环境 更趋复杂严峻,疫情仍是最大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 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省正处于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和自 身发展势能增强的交汇叠加期,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 能地位更为重要,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地理区位、初级产品保障的优势潜力更 加凸显。从政策趋势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一系列政策利好,特别是适度超 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油气资源开发 应用等政策取向,为我省补齐基础短板、承接产业转移、放大绿色优势、建设能 源强省带来新的更大机遇。从发展态势看,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标志着我省 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正在深刻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增长动能更加强劲, 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外部预期持续向好,进入了拔节孕穗、蓄力起跳、后发赶超 的新阶段。只要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奋力实干,就一定能交出高质量发展 的新答卷。

第 212 页 共 684 页

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 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 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坚 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 量、做大总量,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稳步提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 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以上,在实际工作 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外贸进出口总值增 长 10%。城镇新增就业 32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左右。城乡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10%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 240 亿斤以上。主要污 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宏观环境影响,衔接了“十四五”规划和去年发展情 况,充分估计了各方面机遇条件和有利因素。我们要在工作中聚力抓好四个关键: 一是“稳”字当头。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决扛牢 稳定经济运行责任,最大限度挖掘国家政策红利,以积极作为的确定性应对各种 不确定性,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进”字加力。在工作中审时度势、 扬长补短,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复杂环境的倒逼效应加 快创新,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以充分发展促进平衡 发展,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突破。三是“保”字托底。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 维,更加注重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促进公平、防范风险、维 护安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干”字提效。勇于解放思想,不断

第 213 页 共 684 页

开阔视野,积极探索实践,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的手段管理 经济事务,用创新的精神培植新的优势,在赶超进位上迈出更大步伐。

32022 年工作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 8 个方面:

(1)聚焦振兴实体经济,更大决心加快产业升级。坚持质量并举、量质齐 升,有中生新改造传统产业,小中生大做足增量产业,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 持续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和百亿园区。

加快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面 落实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推动石化、有色、钢铁、煤化工、精细化工产 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三化”改造项目 270 个。推进陇东综合能源基地高质量 发展,新增煤炭产能 1465 万吨,原油产量突破 1000 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 5 亿立方米。持续推动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矿产资 源勘查开发。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抢抓历史机遇,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等产业。建成“十四五”第一批风光电项目,启动建设“酒湖特高压” 配套风电、“陇电入鲁”工程及配套风光电项目,加快“陇电入浙”“陇电入沪” 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玉门昌马、张掖盘道山等 3-4 个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德 福高档电解铜箔、东方钛业绿色循环等项目建设。推动金昌新能源锂电、平凉智 能光电、张掖智能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华天电子多芯片封装项目,打造天 水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集聚区。建成生物制品批签发中心,建设中国生物科技健康 产业园。推进碳离子治疗系统产业化发展。深化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建设,高水平办好药博会。争取建设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启动建设一体化算 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实施“东数西算”产业园项目,打造庆阳国家级数据中心

第 214 页 共 684 页

集群。加快北斗导航分中心建设。推动互联网安防产业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聚焦优势重点领域,争取建设同位素实验室、敦煌 文物保护中心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与上海张江等东部地区的战略协作,推动 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实施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提升工程,整合重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启动陇粤共建“大湾区·兰白自创区中 医药创新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校企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深化科技计划 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 主体作用,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推进“双创”工程,建设一批众创 空间和双创示范基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2)突出扩投资促消费,更强力度释放内需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 进消费持续恢复,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增后劲。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建成中卫至兰州铁路,新增高铁里程 184 公里。加快兰 张三四线中川机场至武威段、兰州至合作、天水至陇南铁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 西宁至成都甘肃段、平凉至庆阳铁路,做好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定西至平 凉铁路前期工作。力争新增高速(一级)公路 700 公里,建成定西至通渭、青龙 桥至文县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合作至赛尔龙、兰州至永靖至临夏等高速公路。 建成华池通用机场,加快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和嘉峪关机 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做好临夏机场、平凉机场、武威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突出“四抓一打通”,用好现有水资源,优化水网体系 布局。加快引洮二期配套、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等项 目建设。做好白龙江引水、引大入秦延伸增效、临夏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 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兰州新区、榆中生态创新 城等重点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水源工程。

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支持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培育建设区域(特 第 215 页 共 684 页

色)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便民市场、特 色街区、农村商贸中心。开展“乐享消费·惠购陇原”活动。构建完善电商同城 配送体系,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区子平台全覆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 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促进 19 个大景区提质扩容,争取宕昌官鹅沟、武 威铜奔马景区、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创建国家 5A 级景区。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提质 增效。创新“交通+文化旅游”模式,培育拓展路衍经济产业链。

(3)坚持统筹区域城乡,更优路径促进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全域联动并进新格局。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持开发式帮 扶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相结合,做到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倾斜 支持 39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统筹兼顾脱贫县和非贫困县,确保脱贫群众收 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落实津甘、鲁甘协作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劳务和消费协作,推动“一县一园” 建设和“百村振兴”计划。扎实做好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做好乡村振兴 重点工作。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和进出平衡,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粮食结构,新建高标准农田 360 万亩。持续开展现 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抓好 3 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 设。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引培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产值超 100 亿元、50 亿元、10 亿元的领军型和骨干型链主企业。实施种业振兴 5 大行动,在玉米、马铃薯、瓜 菜、肉牛、肉羊品种选育上联合攻关、率先突破,支持张掖、酒泉、定西打造国 内一流的良种繁育基地。深化“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 编制完成 3996 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创建 50 个示范乡(镇)、500 个示范村。接 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改厕 40 万座。扩大农业保险覆盖 面。发挥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作用,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扎实推动“万企兴万村” 甘肃行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完善乡村人才振兴激励机制。引导群众移 风易俗,打造善治乡村。

第 216 页 共 684 页

促进区域竞相发展。兰州经济圈突出一体化发展。实施强省会行动,重振兰 州制造,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兰州新区立 足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打造实体经济新高地;加快兰州 -白银一体化进程,推动白银构建西部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定西、临夏融 入兰州经济圈,支持定西做大做强以马铃薯、中医药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基地,支持临夏建设旅游休闲基地。河西走廊突出组团发展。围绕酒泉、嘉峪关 “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域副中心;支持张掖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支 持武威打造向西开放国际物流节点;支持金昌建设镍铜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创新 聚集区。陇东南突出协同发展。推动庆阳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天水建设省域 副中心城市;支持平凉打造能源化工和康养基地;支持陇南建设“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支持甘南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落实共建兰西城市群“1+3+10”行动计划, 深化一体化政策协同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统筹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融合发展, 加快榆中、敦煌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抓好马鬃山“兴边富民行动中 心城镇”试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管网、污水治理等 项目建设,改造老旧小区 1599 个。

强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 5 种发展类型,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打造一批 生态大县、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坚持抓园区、强县域,完善园区基 础设施功能,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建立特 色小镇清单。发挥供销社网络体系功能。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发展壮大村集 体经济。强化县域发展考核评价,市州一季一观摩、省里一年一结账,推动形成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❷双碳任务 (4)深化美丽甘肃建设,更严要求筑牢生态屏障。践行“两山”理念,做

好生态文章,绽放陇原山水好风光。

第 217 页 共 684 页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施玛曲湿地保护修复、陇东黄土高原固沟保 塬、泾河干流及渭河生态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启动黄河干流甘肃段二期防洪 工程。抓好美仁、阿万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推进洮河、庄浪河、宛 川河等生态脆弱河流修复治理。开展祖厉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试点。完善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山洪防治等防洪工程体系。推进黄河流域 环境污染“3+1”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与沿黄省份共建生态 保护和水源涵养中心区。实施黄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未利用地生态治理和土 地整治。

持续厚植生态底色。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三条控制线。推动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争取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建立健 全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监管和考核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推进绿色矿山建 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和城乡黑臭水体、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坚持铁腕执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决不 允许“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情发生。

有序推进减排降碳。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支持企业能源替 代、降碳减碳,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争取国家低 碳城市、低碳园区和低碳乡村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 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交易。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 展,分行业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 色低碳转型。

(5)围绕激活发展动力,更宽视野深化改革开放。拓展改革的广度深度, 持续抓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让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激活甘肃经济“一池 春水”。

系统集成推进改革。保质保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提高国有企业活 第 218 页 共 684 页

力和效率。深化电力、水资源、天然气价格改革。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 推动林权、水权、草原承包经营权、排污权、用能权交易。完善全方位、全过程、 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抓好税收征管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促进市县融 资平台转型发展。下放城镇批次建设用地审批权,力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 余指标跨省域交易实现新增长。

强化通道枢纽功能。完善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体系,持续推进兰州、酒 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拓展铁路和航空口岸运营能力。开辟国内国际货 运新航线,扩大腹舱载货业务,发展壮大临空经济。整合组建港务集团,做大做 强龙头企业,更好发挥港口平台对开放型经济支撑作用。加强与义乌、青岛、天 津等陆港海港合作,开通定点班列。推动落实兰州陆港与连云港港口集团战略合 作协议,共建进出口商品中转中心、无水港,力争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积极融入 RCEP 贸易圈。鼓励企业建立海外营销公司、 海外仓、分拨中心和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省属 企业境外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稳健实施。促进兰州、天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 区协同发展。积极打造兰州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兰州中欧回程班列分拨中心。推 进金昌申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混矿试点。争取设立加工贸易产业园。

(6)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直面企业烦恼, 找准服务梗阻,坚决疏通堵点、解决痛点、攻克难点,以营商服务“软环境”催 化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全方位提升“放管服”水平。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深化投资审批、 招投标等领域改革,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紧盯“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加快建设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数字政府。全 面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着力打造“甘快办”“甘政通” “12345 热线”“不来即享”和“一码通”特色品牌。启动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 心实体化运行,实现“一屏知全省、一键政务通”。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

第 219 页 共 684 页

度,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让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数字红利。

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开展营商环境升级行动,公正公平对待各类企业,一 视同仁落实惠企政策,让更多企业投资甘肃、兴业甘肃、扎根甘肃。落实好新的 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催生“放水养鱼”效应。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五转” 工程,力争市场主体增长 10%以上。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深化企业信用分级 分类监管,实施“信易+”工程。促进政银企互动,构建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 务平台网络。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投放,促 进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积极用 好绿色金融支持工具。重拳整治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任何机关、事业单位和 国有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

高效化开展招商引资。集成优惠政策,突出产业链招商,强化专项招商、以 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开展长三角、珠三角、京 津冀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支持口岸平台运营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高水准办好文博 会。设置兰洽会海外专场,提升节会国际化水平。办好外交部甘肃全球推介活动。

(7)紧扣共同富裕要求,更深感情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 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无论财政压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 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继续实施未就业普通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加大企业稳岗支持力度,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纵 深推动“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加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打 造甘肃特色劳务品牌。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500 万人左右。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 保障。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兜牢织密社会保障网。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稳步提 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灵活就

第 220 页 共 684 页

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保障 性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优化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新开工改造城镇棚户区 6.89 万套,建设保障性住房 1 万套。持续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 记难”问题。统筹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做好粮油肉蛋奶大宗农产品保供稳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改善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 弱学校办学条件。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 接受义务教育。深入实施“优教行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县域 普通高中。巩固扩大“双减”成效。抓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加快“技能甘 肃”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争取设立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 革先行区,实施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工程。

着力推进健康甘肃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医疗卫生县 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 强化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快中医药“三大中心”和特色优势专 科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发展。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兰 大二院和省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兰州新区国家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提 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提升文化体育软实力。坚持文化强省,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实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 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抓好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 设,争取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实施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 计划。加快建设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成 开放简牍博物馆,实施省博物馆扩建、革命军事馆、凉州会盟纪念地、莫高窟数 字展示中心二期项目。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创作文艺精品。倡导勤学善读,建设

第 221 页 共 684 页

“书香陇原”。推进科技馆等科普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办好省运 会、残运会、民族运动会。强化体育赛事安全监管,确保赛事活动健康发展。

今年,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 10 件民生实事:一是中小学 “建宿舍扩食堂增学位改厕所”。在 23 个重点帮扶县中小学新建、改扩建教师 周转宿舍 900 套;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食堂 549 个;增补 14 个市州 政府所在地城区中小学学位 2 万个;改造中小学厕所 261 个。二是建设 120 个乡 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开展 40 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及 支持 1 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四是对城乡一二类低保家庭子女 普通高校入学资助,录取到本科院校的一次性补助 1 万元、专科(高职高专)院 校的一次性补助 8000 元。五是对 20 万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六是对 4000 户地质灾害区农户实施避险搬迁。七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老年人慢性“四 病”健康管理水平。八是建设 100 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九是新建 1 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十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水利惠民工程。

(8)树牢底线思维,更实举措统筹发展安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抓好防汛抗旱、地质灾 害、消防安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推进国家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建设。 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守护行动。深化“平安甘肃”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 系“六张网”。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 础”新一轮建设。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 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持续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强化 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处置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落实 第 222 页 共 684 页

“四早”“四集中”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强化“三公(工)”联动,做好 常态化快速平战转换,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深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应用,完 善重大疫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 板。抓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坚决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精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面强化粮食能源、重要产业、战略投资、生物安 全等领域风险管控。严格政府债务管理,落实专项债务禁止类项目清单,加大债 务高风险市县风险化解力度。做好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加快推进高风险机构 化险工作,强化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加强地方金融组织依法监管,守住不发 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全省政府系统将忠诚履职、尽心 尽责,以高度的清醒和执着的韧劲,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我们要永葆绝对忠诚。始终做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定弘扬者,推动党史学习教 育常态化长效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历史自信,担当历史使命。始终做“两个 确立”“两个维护”的忠诚拥护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 行力,把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始终做富民兴陇的 奋力践行者,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心无旁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 设,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我们要奋力担当作为。增强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高 度自觉,起而行之、谋定而动,跳起摘桃、争先进位。鼓足志在必得的精气神, 知重负重担责任,动真碰硬解难题,让实干成为鲜明底色。锤炼善作善成的真本 领,提高专业素养,加强调查研究,跟踪督查问效,下足落实功夫,努力创造新 的一流业绩。

我们要依法履职干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尊法崇法、学法用法,落 实法治政府建设纲要,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教育,让法治思维贯穿政府工作全

第 223 页 共 684 页

过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健全守信践诺机制,提高行 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省政协民主 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我们要严守清廉本色。坚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树牢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 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一岗双责”, 着力纠治“四风”顽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带头落实全面节约 战略,打造节约型机关,严控“三公”经费,以政府“紧日子”换取市场主体“稳 日子”、人民群众“好日子”。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的甘肃,正处在积厚成势、追赶发展的关键时期,重 任在肩、使命如磐。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在省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迎接 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本文标签

上一条:广西政府双碳工作报告

下一条:四川省双碳工作报告

提示

默认提示框

提示

默认提示框

登陆 取消

提示

默认提示框

确定 取消
2022.01.17碳足迹分享

qqs

长按识别二维码

碳足迹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关闭

关闭